东莞水乡功能区坚持规划先行,以东莞西站轨道枢纽为中心,加快构建“两环三横四纵五轨道”的水乡交通网络骨架。资料图片
16个项目协议总投资571.8亿元,东莞水乡功能区统筹发展正在全面加速。2019年12月12日,东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第四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暨水乡功能区重点项目签约动工仪式在水乡功能区科创中心举行。
签约项目总投资571.8亿元
水乡功能区统筹改革以来,致力于以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研究编制《水乡功能区产业协同发展规划(2020—2035年)》,提出水乡功能区产业发展的定位、战略、目标、布局、任务和保障措施,围绕5G+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生命健康等重点发展方向,努力腾拓发展新空间,打造发展新平台,招引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发展,着力构建湾区一流、水乡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水乡管委会产业发展局局长李盛武介绍说,此次签约的16个项目,协议总投资571.8亿元,其中11个重点项目在首期启动区落户,协议总投资455亿元,涵盖创新型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将为水乡五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添发展新动能起到支撑作用。
接下来,水乡功能区将充分发挥优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的新优势,着力打造“高效水乡”服务品牌,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全力保障开工项目按时保质建成投产,为实现功能区“一年打基础、两年开新局、三年统筹发展态势不可逆转”的改革目标,助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贡献水乡力量。
水乡科创中心将成为片区新引擎
此次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位于道滘九曲的东莞水乡科创中心,除了在水乡科创中心主会场举行集中开工活动,还同步采用5G视频传输中洪路、望沙路项目动工现场情况。这次集中开工活动,为水乡功能区接下来推动高质量统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水乡功能区坚持规划先行,以东莞西站轨道枢纽为中心,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积极谋划“一核带动、两廊支撑、蓝绿环绕、圈层发展”的水乡新城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两环三横四纵五轨道”的水乡交通网络骨架,为打造参与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战略平台奠定坚实基础。
这次动工建设的东莞水乡科创中心、中洪路以及启动升级改造的望沙路,是水乡功能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示范项目。其中,水乡科创中心作为功能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平台,是东莞市首个采用箱式集成模块化建筑,积极践行中央关于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发展理念,将建设成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集聚地和创新创业高地。中洪路的建设和望沙路的升级改造,是构建水乡“两环三横四纵五轨道”的交通网络骨架中,“四纵”其中的两条重要道路,总投入达18.8亿元,建成后对提升城市品质、完善路网结构、促进水乡交通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水乡控股公司董事长罗卫江介绍说,水乡科创中心规划用地面积约42000平方米(约63亩),总投资约3.5亿元。水乡科创中心建设内容包括孵化研发楼、创客空间、企业服务中心、园区食堂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项目全面建成后,计划引入包括智能终端、体感设备、VR/AR应用、工业互联网、智慧金融等新兴科创业态。
“五个一”着力打造“高效水乡”服务品牌
“太意外了,没想到这么快!”家住沙田镇的王堂君在东莞工作已经20多年。12日上午11时,他在水乡功能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提交了办理房产证的相关资料。当工作人员告诉他一小时内可以拿证时,他既惊又喜。
统筹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是水乡功能区五大统筹的重要职能之一。2019年7月1日,水乡管委会与东莞市相关部门签订承接市级事权行政委托协议,正式启用水乡政务服务办事大厅。
水乡管委会行政服务局负责人介绍说,水乡按照“五个一”的要求,正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截至目前,水乡已累计审批事项1万多宗,平均耗时比原来减少三分之一,打响“高效水乡”服务品牌。
所谓“五个一”,包括了“只进一扇门”“一网式通办”“最多跑一次”等五项惠民、创新做法。
高标准建成启用功能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专区,企业和群众可以就近、集中办理国土、规划、建设、不动产登记等近100项市级下放事项,实现“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避免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