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户籍深圳,结婚多年,2015年和2020年分别购置一套东莞房产,总共带来大概250万元的增值。“这辈子打算在东莞攒五套房,这是普通人最接近财务自由的方式了。”
7月24日,东莞,晴。在号称负离子每立方米高达一万个的松山湖区域,金域松湖、翠珑湾等几个高端楼盘,绕着华为总部围成一圈,房子很靓,云朵很美。
在这里,房产中介三步一家。某家连锁中介门口,挂的还是2019年5月的东莞房价:松山湖区域均价为3.4万元/平方米,南城区均价为2.7万元/平方米。
这个价格早已成为历史。当天房源信息显示,翠珑湾二期新房均价蹿至5.2万元/平方米,其中一套还被马克笔划掉了,改成了5.5万元/平方米。
下午4点,中介小艾吸着奶茶接了个活儿。第二天,一个广州女孩和男友要来看房。组长叮嘱她,这对情侣对东莞不熟,多带他们走走。
7月25日0点,东莞一月之内第三次官宣限购政策。这对情侣爽约了。
此次东莞市住建局联合12个部门共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被称为东莞“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通知明确,新政后购买的房子,需要取得产权证满3年方可交易;非东莞户籍全面限购,无论是买新房还是二手房,至少需要1年社保才能在东莞买房;家庭名下有两套房的,将不能再买房。
一觉醒来,一大波人失去了买房资格。
炸锅
消息一出,不下5个东莞买房群集体炸锅。
7月25日凌晨2:50,“叮咚”一声的微信提示音显出夏夜的静。某个在东莞开印刷厂的外地老板在群里忧伤地发言:二手房没机会上车了。早晨6:17,群主转发了他连夜撰写的限购新政推文:“个人认为,此次限价比较温和。”
更多人是早上知道这个消息的。
从清晨7点开始,东莞买房群里的“叮咚”声此起彼伏。有不少人已经走到签合同、付定金甚至银行贷款到位的阶段,但因为不符合此次限购人群的条件,变得极度焦虑。
“半夜鸡叫啊。”“一觉醒来没资格了,今天约好去看二手房的。”也有刚刚过户的人出来哀号:“我是不是高位站岗了?”
“其实之前也有听到一点限购的风声,但觉得7月2日的文件已经限购了,就没有催中介帮我网签。”在深圳工作的女白领顾心,刚以4.5万元/平方米的均价入手一套东莞南城的房产。
入行2年的中介小艾也认为,短时间内,东莞不太可能三度限购。
小艾是从刚需客的角度出发分析的:“东莞的外地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社保和公积金,限购会误伤一片。”长期在碧桂园销售一手房的詹先生则认为,如果现在加大限购力度,大量的新房库存有可能积压到明年,一旦开发商们为了回款降价甚至亏本出售,就会出现一二手房倒挂的局面。
1/5 1